雷皓明律師

雷皓明律師

2025-04-17發佈

喆律法律事務所是由前新北、台中地院法官、前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和超過50名專業律師所組成的團隊,於全台設有6間分所,是您處理法律爭議的首選。

搶奪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律師:沒搶到也成罪!

搶奪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律師:沒搶到也成罪!
quotationmark image

搶奪罪是指意圖為自己或他人不法所有,而強行奪取他人財物的犯罪行為。根據刑法第325條,構成搶奪罪必須具備幾個要件,包括不法得財意圖、強行奪取他人財物的行為等。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探討搶奪罪的定義、構成要件,以及與其他犯罪的區別,深入了解這一犯罪行為的本質和法律後果。

quotationmark image

搶奪罪的構成要件與刑責

搶奪罪是指行為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他人財物,意圖將其納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的犯罪行為。搶奪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兩個方面。

(一)搶奪行為的構成要件

搶奪的關鍵在於出其不意、迅速取得他人財物的支配權。只要財物是在被害人可控制的範圍內,即使不是直接從被害人手中奪取,也仍然構成搶奪罪。

總之,搶奪罪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財產權的犯罪行為,不僅會受到刑法的制裁,也會對被害人造成心理創傷。了解搶奪罪的定義和構成要件,有助於提高防範意識,避免成為搶奪犯罪的受害者。

(二)搶奪罪的刑責

根據刑法第325條的規定,搶奪罪的刑度為6個月以上、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這意味著,即使行為人未能成功奪取他人財物,只要實施了搶奪的行為,就已經構成搶奪罪,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除了基本的搶奪刑度外,刑法還對特殊情況下的搶奪罪予以加重處罰。若搶奪行為致人於死,行為人將面臨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嚴厲懲處;若搶奪致人重傷,則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些加重條款體現了立法者對搶奪犯罪的嚴懲態度,旨在維護社會治安和公民財產安全。

下表總結了搶奪罪的刑度:

情況刑度
一般搶奪罪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搶奪致死加重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搶奪致重傷加重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搶奪罪的未遂也應受到處罰。這意味著,即使行為人因為某些原因未能得逞,只要已經著手實施搶奪行為,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這一規定體現了刑法對公民財產安全的重視,以及對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

搶奪罪的既遂與未遂

搶奪罪的構成要件之一,就是行為人必須已經將他人的財物置於自己的實力支配之下。但是,究竟什麼樣的情況才算是既遂,什麼樣的情況只能算是未遂呢?讓我們來進一步探討。

(一)搶奪罪的既遂判斷標準

依照刑法的規定,只要行為人已經將被搶奪的財物置於自己的實力支配之下,即使尚未完全脫離被害人的追趕或阻止,也已經構成搶奪既遂。換句話說,既遂與未遂的關鍵在於,行為人是否已經取得了對財物的實質控制權。

判斷是否達到既遂的標準,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面向:

  • 行為人是否已經將財物攜離現場?
  • 行為人是否已經將財物藏匿起來?
  • 行為人是否已經將財物交給同夥?
  • 行為人是否已經開始使用或處分該財物?

搶奪罪與其他犯罪的區別

搶奪罪是一種危害公共安全和侵犯他人財產權的犯罪行為。為了更好地理解搶奪罪的特點,我們有必要將其與其他類似的犯罪行為進行比較和區分。

(一)搶奪罪與竊盜罪的不同

搶奪罪與竊盜罪都是侵犯他人財產權的犯罪,但兩者在行為方式上有顯著區別。搶奪罪是指行為人公然掠取他人財物,其特點是明目張膽、迅速、乘人不備。而竊盜罪則是指行為人以隱秘的方式非法獲取他人財物,通常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

搶奪罪竊盜罪
公然掠取隱秘取得
乘人不備被害人不知情
手段明目張膽手段隱蔽

(二)搶奪罪與強盜罪的區別

搶奪罪與強盜罪都涉及非法獲取他人財物,但兩者在犯罪手段和危害程度上有所不同。搶奪罪通常是利用突然襲擊、出其不意等方式,使被害人來不及反抗而奪取財物。而強盜罪則是使用暴力、脅迫等手段,使人不能抗拒,從而達到掠取財物的目的。強盜罪的暴力程度和社會危害性通常高於搶奪罪。

搶奪罪強盜罪
乘人不備使用暴力、脅迫
趁人來不及反抗使人不能抗拒
社會危害性較低社會危害性較高

被搶奪了之後怎麼辦?

搶奪案件發生後,被害人的應對和處理方式至關重要。在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被害人應努力延長歹徒在現場停留的時間,同時仔細觀察歹徒的特徵,以便日後辨認。案發後,應立即撥打報案電話,與警方取得聯繫,提供案情細節和嫌疑人特徵。

若安全許可,被害人可尾隨歹徒一段距離,記下其逃跑路線和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資訊。如果案發地點是機構或營業場所,應保持現場原貌,避免員工立即討論案情,以免影響證詞可信度。同時,應取得並妥善保存監視錄影資料,為警方的偵查工作提供重要線索。

被害人應配合警方工作,留住現場目擊證人,協助其回憶犯罪過程中的細節。與警方充分合作,如實提供資訊,是破案的關鍵。警方會全力以赴,但沒有被害人的配合,破案難度會大大增加。因此,案發後的正確處理和與警方的密切配合,是追捕歹徒、伸張正義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立即報警與警方取得聯繫

搶奪案發生後,被害人應立即撥打110報案電話,與警方取得聯繫。在報案時,要盡可能提供詳細的案情資訊,包括:

  • 案發時間、地點
  • 歹徒人數、特徵、使用的工具或武器
  • 歹徒逃跑的方向、使用的交通工具
  • 失竊財物的種類、數量、特徵

這些資訊有助於警方快速展開搜捕,提高破案機率。報案後,被害人應保持通訊暢通,以便隨時補充資訊或協助調查。

(二)保持現場原貌,包括任何痕跡、遺留物等

案發現場可能存在重要的物證和線索,為避免破壞或污染證據,被害人應盡量保持現場原貌。具體做法包括:

  • 限制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 不隨意移動或觸碰現場物品
  • 避免清掃或整理現場
  • 若發現可疑痕跡或遺留物,應立即報警處理

同時,若案發地點配有監視錄影設備,應立即取得錄影資料並交由警方保管。這些措施有助於保全關鍵證據,為偵破案件提供有力支持。

搶奪罪是一種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行為,不僅給被害人帶來財物損失,也造成心理創傷。為了有效預防搶奪罪的發生,民眾應該提高警覺,避免在公共場合展示貴重物品,並且在危險的時間和地點保持謹慎。同時,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也能在遇到突發情況時保護自己的安全。

一旦不幸遭遇搶奪,受害者應該保持冷靜,仔細觀察犯罪嫌疑人的特徵,並立即報警尋求幫助。為了協助警方的犯罪偵查工作,受害者應該盡量保持現場原狀,不要隨意移動或觸碰任何可能成為證據的物品。只有通過受害者與執法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提高搶奪罪的破案率,將罪犯繩之以法。

免費法律諮詢

最值得擁有的專業法律團隊!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立即進行免費諮詢,讓喆律為您取得最佳利益!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

最新文章

免費
諮詢

logo

聯絡我們

02-2760-6180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三信大樓)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