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皓明律師

雷皓明律師

2025-04-17發佈

喆律法律事務所是由前新北、台中地院法官、前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和超過50名專業律師所組成的團隊,於全台設有6間分所,是您處理法律爭議的首選。

強盜罪構成要件是什麼?刑責重嗎?跟準強盜罪有什麼不同?

強盜罪構成要件是什麼?刑責重嗎?跟準強盜罪有什麼不同?
quotationmark image

強盜罪是刑法中規定的一種嚴重犯罪,它的定義和構成要件是什麼呢?跟準強盜罪、強盜得利罪、竊盜罪、強盜罪又有什麼不同?本文中律師將說明強盜罪的判斷標準和相關刑責,並以最高法院判決幫助您更好的理解強盜罪!

quotationmark image

強盜罪的定義與構成要件

(一)強盜罪的法律規定

刑法第328條第1項明確規定了強盜罪的定義和處罰。根據該條文,強盜罪是指行為人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以強暴、脅迫、藥劑、催眠術或其他方法,只要達到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程度即可。這些手段的共同特點是違反被害人的意願,並具有一定的強制力程度。

(二)強盜罪的構成要件

強盜罪的構成要件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在主觀方面,行為人必須具有不法所有的意圖,即意圖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在客觀方面,則需要使用違反被害人意願的強制手段,如暴力、威脅等,致使被害人無法抗拒,最終取得他人財物或迫使被害人交付財物。

判斷是否構成強盜罪的關鍵因素

在判斷一個案件是否構成強盜罪時,有兩個關鍵因素需要仔細考量。首先,要評估行為人使用的強暴或脅迫手段是否達到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程度。其次,要確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強盜故意和強盜目的。

(二)行為人主觀的不法所有意圖

除了客觀的強暴、脅迫手段外,行為人主觀上也必須具有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占有財物的意圖,也就是強盜故意和強盜目的。如果行為人僅是為了教訓被害人或報復而使用強暴、脅迫,卻沒有不法占有財物的意圖,即使取走被害人的財物,也不構成強盜罪。

綜上所述,在判斷是否構成強盜罪時,必須同時考量行為人使用的強暴、脅迫手段是否達到使人不能抗拒的程度,以及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強盜故意和強盜目的。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關鍵因素,才能認定行為人構成強盜罪。

(三)強盜罪的未遂犯與預備犯

在討論強盜罪時,除了既遂犯外,未遂犯和預備犯也是重要的構成要件。根據刑法第328條第4項的規定,強盜未遂犯同樣需要受到處罰。當行為人為了非法取得他人財物,已經著手實行強暴、脅迫等手段,但尚未得逞時,就構成了強盜未遂罪。

另一方面,刑法第328條第5項也對強盜預備犯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如果行為人使用危險物品或採取高度危險的行為進行強盜的準備工作,即使尚未著手實行強盜行為,也已經對公共利益造成了危害,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處罰。強盜預備犯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強盜罪階段構成要件處罰規定
預備犯使用危險物品或高度危險行為進行準備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未遂犯已著手實行強暴、脅迫等手段,但尚未得逞與既遂犯相同,依照刑法第328條處罰

判斷是否構成強盜未遂或強盜預備,需要仔細審視行為人的具體行為以及主觀意圖。只有在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強盜的關鍵步驟,或者進行了危險性高的預備行為時,才能認定其構成相應的罪名。這樣的區分對於準確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體現了刑法對不同階段犯罪行為的差異化處理。

強盜罪的處罰規定

強盜罪是一種嚴重危害社會安全的犯罪行為,因此法律對其處罰相當嚴厲。根據刑法規定,強盜罪的基本法定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體現了立法者對此類犯罪的零容忍態度。

(一)法定刑的範圍

強盜罪的刑責根據具體情節的輕重有所不同。一般強盜罪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刑罰可能會更加嚴厲:

  • 強盜致人於死,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 強盜致重傷,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強盜行為未遂,也須依法處罰。預備強盜罪的法定刑為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綜上所述,立法者對強盜犯罪採取了相當嚴厲的懲罰措施,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強盜罪的刑責體現了对這一嚴重犯罪的零容忍態度,同時也警示潛在犯罪者要三思而後行。

準強盜罪的構成要件與特色

準強盜罪是刑法中一種特殊的犯罪類型,其構成要件與一般強盜罪有所不同。根據刑法第329條的規定,準強盜罪是指行為人先實施竊盜或搶奪行為,得手後當場對被害人施以強暴、脅迫,目的是為了防護贓物、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

準強盜罪的特色在於其犯罪順序與強盜罪正好相反。強盜罪是先對被害人施以強暴、脅迫,再進行竊取財物的行為;而準強盜罪則是先竊取財物,再對被害人施以強暴、脅迫。此外,準強盜罪對於強暴、脅迫行為有特定目的的限制,必須是為了防護贓物、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而為。

(一)準強盜罪與強盜罪行為順序的不同

準強盜罪與強盜罪在行為順序上有顯著的差異。強盜罪的行為人先對被害人施以強暴、脅迫,使其難以抗拒,再進行竊取財物的行為。而準強盜罪的行為人則是先竊取財物或實施搶奪,得手後當場對被害人施以強暴、脅迫,以達到防護贓物、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的目的。

(二)準強盜罪的法定意圖要求

準強盜罪對於行為人施以強暴、脅迫的行為,有特定的法定意圖要求。這些意圖包括:

  • 防護贓物:為了保護已經竊取或搶奪得手的贓物,避免被追回或奪回。
  • 脫免逮捕: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和逮捕,避免被繩之以法。
  • 湮滅罪證:為了銷毀或隱匿與犯罪有關的證據,以免被揭發或定罪。

大法官解釋認為,準強盜罪中的強暴、脅迫行為,其程度也須達到「使人難以抗拒」的程度,才能成立準強盜罪,並以強盜罪論處。

強盜得利罪的構成要件與刑責

強盜得利罪是指行為人以強盜的方式獲取財產上的不法利益,或使第三人獲得這種利益。這種犯罪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嚴重破壞了社會秩序,因此受到刑法的嚴厲懲處。

根據刑法第328條第2項的規定,構成強盜得利罪需要具備以下要件:

  • 以強盜的方式,即對人使用強暴或脅迫,使其不能抗拒
  • 獲取財產上的不法利益,例如強迫他人免除債務
  • 行為人具有不法所有的意圖

與一般的強盜罪不同,強盜得利罪的客體是無形的財產利益,而非有形的財物。但是,行為人仍然需要具備不法所有的意圖,並且對人施加強暴或脅迫,使其不能抗拒,才能構成本罪。

在處罰方面,強盜得利罪的法定刑與強盜取財罪相同。根據不同情節,可能面臨以下刑責:

情節法定刑
一般強盜得利5年以上有期徒刑
攜帶兇器強盜得利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人以上共同犯強盜得利罪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總而言之,強盜得利罪雖然客體與一般強盜罪有所不同,但都是以暴力手段侵犯他人利益,危害社會安全,因此受到法律的嚴懲不貸。公民應當自覺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權益,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強盜罪與竊盜、搶奪罪的區別

強盜罪、竊盜罪和搶奪罪都是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行為,但在行為手段和不法程度上有顯著差異。透過比較這三種犯罪,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強盜罪的特點與嚴重性。

(一)行為手段的差異

竊盜罪是以非暴力的方式竊取他人財物,如偷竊、詐欺等。搶奪罪則涉及一定程度的暴力,但尚未達到使被害人完全喪失抵抗能力的地步。相較之下,強盜罪是以強暴、脅迫的手段,使被害人處於毫無反抗能力的狀態下,劫取財物。這種暴力程度的差異,反映了三種犯罪在犯罪手段上的不同。

(二)不法程度的比較

由於行為手段的差異,這三種犯罪的不法程度也有所不同。竊盜罪侵害的是他人對財物的持有,但並未直接威脅被害人的人身安全;搶奪罪則帶有一定的暴力色彩,對被害人造成一定程度的身心傷害;而強盜罪則是以最嚴重的暴力手段,徹底剝奪被害人的反抗能力,對其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下表概括了強盜罪、竊盜罪和搶奪罪在行為手段和不法程度上的區別:

犯罪類型行為手段不法程度
竊盜罪非暴力的竊取行為侵害他人財物持有
搶奪罪一定程度的暴力對被害人造成一定身心傷害
強盜罪強暴、脅迫,使被害人完全喪失抵抗能力嚴重威脅被害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正是由於強盜罪在行為手段和不法程度上的特點,使其成為三種侵犯財產犯罪中最為嚴重的一種,因此也面臨更重的法定刑。理解強盜罪與竊盜、搶奪罪的區別,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強盜罪的本質和危害性。

強盜罪案例解析

為了更清楚理解強盜罪的構成要件與適用情形,我們可以參考最高法院的相關判決見解。透過案例分析,我們能夠深入探討法院在判斷強盜罪時所考量的關鍵因素。

在一個著名的強盜判例中,某甲持玩具槍脅迫店員交出錢財。最高法院認為,雖然使用的是玩具槍,但其外觀與真槍相仿,足以使一般人產生心理壓力而不能抗拒,且行為人已實際取得財物,因此成立強盜取財罪。這個案例凸顯了一個重要原則:武器是否為真品,並非判斷強盜罪成立與否的決定性因素;關鍵在於行為是否在客觀上足以壓制被害人的意志。

下表整理了幾個最高法院關於強盜罪的重要見解:

案例要旨最高法院見解
持玩具槍行搶若外觀與真槍相仿,足以使人不能抗拒,且行為人已取得財物,則成立強盜罪。
搶奪後為脫免逮捕而持刀脅迫若行為人在竊盜或搶奪後,為脫免逮捕而施以強暴、脅迫,仍應論以強盜罪。
威脅他人生命以取得財物以言語或其他方式威脅他人生命安全,致使被害人心生畏懼而交付財物,構成強盜罪。

藉由最高法院見解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明確掌握強盜罪的適用範圍與判斷標準,有助於正確區分強盜罪與其他財產犯罪,並理解何種程度的強暴、脅迫手段將導致強盜罪的成立。

總而言之,強盜罪是刑法中最嚴重的財產犯罪之一,其構成要件包括使人無法抵抗的強暴脅迫行為、非法獲取財物或利益的結果,以及行為人主觀上的不法所有意圖。強盜罪的處罰依照犯罪結果是否危害生命、身體法益而有不同的加重規定。

準強盜罪雖然在行為順序上與強盜罪有所不同,但在強暴脅迫的程度和不法性質上,仍須達到與強盜罪相當的標準,才能適用相同的法定刑。強盜罪總結來說,必須同時具備客觀的強暴脅迫行為、非法取得財物的結果,以及主觀的不法所有意圖,才能成立。

透過本文的介紹,讀者應該能夠掌握強盜罪的重點,包括其構成要件、處罰規定,以及與其他財產犯罪的區別。此外,也能理解準強盜罪與強盜罪的比較,以及判斷是否構成強盜罪的關鍵因素。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全面地認識這個重大的刑事犯罪類型。

免費法律諮詢

最值得擁有的專業法律團隊!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立即進行免費諮詢,讓喆律為您取得最佳利益!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

最新文章

免費
諮詢

logo

聯絡我們

02-2760-6180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三信大樓)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