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皓明律師

雷皓明律師

2024-06-19發佈

喆律法律事務所是由前新北、台中地院法官、前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和超過50名專業律師所組成的團隊,於全台設有6間分所,是您處理法律爭議的首選。

拋棄繼承要怎麼辦理?錯過期限怎麼辦?律師來解答!

拋棄繼承要怎麼辦理?錯過期限怎麼辦?律師來解答!
quotationmark image

辦理拋棄繼承需要多少時間?如果錯過了拋棄繼承的期限怎麼辦?本文由資深律師撰寫,幫您解答有關拋棄繼承的各種疑問,包括拋棄繼承的流程、期限,讓您對拋棄繼承的整個過程有一個全面且清晰的理解。

quotationmark image

什麼是拋棄繼承?可以只拋棄債務嗎?

民法第1174條:「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前項拋棄,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3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拋棄繼承後,應以書面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簡而言之,「拋棄繼承」意指主動放棄對逝者遺留的所有資產、保險給付、債權及債務的權利。當繼承人決定不接受遺產時,必須在得知繼承資格後的3個月內,向法院提出拋棄繼承的聲請。

(一)我需要辦理拋棄繼承嗎?看你有沒有在繼承順位中!

根據台灣民法繼承章節規範,繼承順位與繼承資格人是有明確規定的。民法第1138條與第1144條的規定,繼承人主要分為「配偶」與「血親」兩大類。在繼承過程中,配偶除了有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外,還擁有繼承遺產的權利,因此被視為「當然繼承人」。在處理完共同財產分配之後,配偶需要與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一起,依照比例分配剩餘遺產。

至於血親繼承則相對複雜,因為涉及到的繼承人較多,需要根據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確定繼承順序:

  • 第一順位繼承人:直系卑親屬,包括被繼承人的子女和孫子女等。民法第1139條指出,與被繼承人親等越近的人享有較優先的繼承權。

  • 第二順位繼承人:父母。若被繼承人生前存在法定的收養關係,則養父母屬於第二順位繼承人,而生父母則無繼承權。

  • 第三順位繼承人:兄弟姊妹,不論是同父同母、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以及經法定程序領養的兄弟姊妹都包含在內。

  • 第四順位繼承人:祖父母,包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如果被繼承人是被收養的,則養父母也有繼承權。

(二)可以只拋棄債務嗎?拋棄繼承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不行!拋棄繼承意味著放棄所有遺產、債權及債務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辦理了拋棄繼承,繼承人仍有以下權利

  • 因汽車交通事故死亡的保險給付請求權或特別補償基金補償請求權
  • 勞工因職業災害而致死亡的喪葬費與遺屬補償金
  • 犯罪被害補償金的遺屬補償金請求權

拋棄繼承怎麼辦理?要花多少時間?

拋棄繼承怎麼辦理?

(一)聲請拋棄繼承的流程和文件

拋棄繼承的程序

  • 首先到戶政事務所準備相關的書面文件,如戶籍謄本、死亡證明書等。
  • 向被繼承人所在地的法院提交或郵寄書面聲請。
  • 法院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3至6個月的書面審查過程。
  • 一旦審核資料確認無誤且符合法規,法院將寄出通知函載明「台端拋棄繼承,准予備查」等字樣)給拋棄繼承人,至此,拋棄繼承的流程即告完成。

拋棄繼承要準備哪些文件

  1. 拋棄繼承聲請書,並附上簽名和印章(有印鑑證明)。
  2. 被繼承人的除戶戶籍謄本,如果戶籍資料中尚未有死亡記載,則需一併提交死亡證明書。
  3. 拋棄人需提供個人的戶籍謄本、印鑑證明及印鑑章。
  4. 繼承系統表,並詳細填寫親屬資料。
  5. 透過書面方式告知下一順位繼承人(需備拋棄繼承通知書及收據)。
  6. 非訟費用為新台幣1,000元(如果透過郵寄並有開立匯票,則無需另付費用)。

在繳付費用時,建議向當地法院確認細節,因為有些法院允許一份聲請書多位繼承人共用,只需支付1,000元,而其他法院可能要求每位拋棄人分別提交聲請書並各自支付1,000元。

(二)人不在台灣能辦拋棄繼承嗎?

對於在國外居住的拋棄繼承者,若無法於國內的戶籍機關取得印鑑證明,也難以直接前往法院表明拋棄繼承為其真實意願,則可以透過書面形式表達拋棄意向(包括「繼承權拋棄書」及「授權書」)。將這些文件帶至中華民國駐該國的使領館或相當機構進行公證或認證後,隨聲請拋棄繼承狀附交或另補陳法院後。

錯過拋棄繼承的期限怎麼辦?

根據我國民法第1174條的規定,繼承人應在得知被繼承人去世後的3個月內完成拋棄繼承的手續。

若未能在此期限內辦理拋棄繼承,則必須採用限定繼承的方式來處理,這包括在法院陳報遺產清冊,以確保個人權益得到保障。然而,律師依然建議大家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切勿因拖延至拋棄繼承期限過後而後悔。

(一)錯過拋棄繼承時限就得要全部繼承嗎?

自民國98年起,《民法》第1148條對「繼承」作了重大修訂,由原來的當然繼承變更為全面限定繼承。許多人認為,既然不像以前需要「父債子還」,那麼錯過拋棄繼承的時效似乎也無大礙。但實際上,如果錯過了拋棄繼承的時效,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

(二)錯過拋棄繼承時效的後果與風險

債權人的損害賠償

一旦被繼承人留有任何資產,繼承人則需向法院陳報遺產清冊,並按債權債務的比例進行清償。陳報法院後,法院會依公示催告程序公告,在這此階段,繼承人應避免直接向任何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償還債務。

簡而言之,在此期間隨意還款可能會導致對其他債權人造成損害,因而承擔賠償責任,輕則財務負擔,重則捲入無休止的賠償爭議中!

因債務引起的官司

限定繼承意指繼承人將「一同承接遺產中的財產與債務」。若繼承人未拋棄繼承債務,就可能面臨債權人的訴訟風險!特別是當繼承人不清楚被繼承人生前積累的債務情況,或已明確知道債務超過財產時,應考慮立即進行拋棄繼承的程序。

不能主張法定限定繼承的特殊狀況

根據民法第1163條的規範,繼承人若有以下行為,不能主張法定的限定繼承,而是需要無限承擔被繼承人的債務:

  • 隱匿遺產情節重大
  • 在遺產清冊為虛偽之記載情節重大
  • 意圖詐害被繼承人之債權人之權利而為遺產之處分

以上就是有關拋棄繼承的相關資訊,如果對於拋棄繼承問題還有疑慮,或是想了解更多法律相關知識,都歡迎點擊下方免費諮詢按鈕!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

最新文章


logo

聯絡我們

02-2760-6180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三信大樓)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