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皓明律師
2024-12-16更新2024-06-17發佈
喆律法律事務所是由前新北、台中地院法官、前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和超過50名專業律師所組成的團隊,於全台設有6間分所,是您處理法律爭議的首選。
什麼是少年事件處理法?只要未成年都算少年嗎?如果孩子犯法,家長需要留意些什麼?本文中律師為您提供全面的少年事件處理法指南,包含少年事件的處理程序、少年刑事案件處分方式,幫助您快速了解該怎麼保障自己和孩子的權益。
少年事件處理法(下稱少事法)是台灣專門為「少年」設計的法律,但既然已經有了刑法,為何還需設立少事法?
原因在於,青少年犯罪的背後原因與成人截然不同。青少年由於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易受外界誘惑,加上可能來自功能失調的家庭環境,直接將其與社會隔絕,關入監獄,僅是對青少年行為的一時限制,對於促使其反思並無實質幫助。
因此,少事法的設立宗旨,在於在讓青少年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一個促進健康成長的環境,透過輔導與教育而非懲罰,為這群面臨高風險的少年 打造一張安全網。
根據《少事法》第2條的規定,「少年」是指年齡介於12至18歲之間的未成年青少年。
在2019年之前,《少事法》的適用範圍還擴及了7至12歲的兒童。但自2019年的修法後,12歲以下的兒童不再被此法涵蓋(參見《少事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3項)。
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對於12歲以下兒童的行為視若無睹。相反地,政府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尚在發展階段,尚未完全具備辨識是非的能力。僅僅通過隔離或監禁等刑事處罰手段,不僅無法有效矯正其行為,反而可能對其未來的心理與生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委員會的建議,台灣選擇將12歲以下孩童的案件處理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通過教育輔導和社會福利體系來代替刑事司法處理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兒童所遇到的問題,並保障他們擁有正常的童年生活。
在少事法的範疇下,處理的事件分為「少年保護事件」和「少年刑事案件」2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