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律編輯團隊

喆律編輯團隊

2023-12-29發佈

喆律法律事務所是由前新北、台中地院法官、前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和超過50名專業律師所組成的團隊,於全台設有6間分所,是您處理法律爭議的首選。

情感與法學共融:張又仁並肩喆律 追尋自我實現

情感與法學共融:張又仁並肩喆律 追尋自我實現
quotationmark image

當強烈的情感共鳴碰上毫無溫度的法學條文,張又仁律師展開了一場深刻的職涯冒險。穿越情緒挫折,從迷茫抗拒逐漸轉向接納,她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法律的意義,且看她如何在家事領域中找出情感與專業的巧妙平衡,並在喆律實現自我價值。

quotationmark image

從抗拒到接受 兜兜轉轉扎根法律

張又仁律師的職業生涯像一趟漫長的旅程,途中有波折也有美好,從探索、和解到接納自我,她的學習之路不只是背誦冰冷的條文,還添了許多感性元素。

偏離預設目標 開啟法律人生

比起因為興趣或理想而發憤圖強的有志份子,當年張又仁踏入法律領域更像是個意外,原本目標瞄準商學院,填寫其他科系僅是避免高分落榜而備用的權宜之計,沒想到最終進入法律系,雖然偏離她原先的規劃,但既來之則安之,面對意外的分發結果,她很快收拾好心情,憑著努力與堅持完成學業,也循著同學腳步報考律師資格考,完成出社會前最重要的一場試驗。

由於作答不如預期,張又仁本抱著落榜的心理準備邊找工作邊備考,但結果公布竟出乎意料的一舉高中,還在一週內收到實習錄取通知,接二連三的好消息一掃心慌與陰霾,當年看似挫折的一幕,牽起她與法律的緣分,可真正的挑戰與打擊卻在實習時期一一向她襲來。

負面情緒帶來巨大壓力

「實習五個月,我有了轉行的念頭!」能將法律專業得心應手發揮的張又仁萬萬沒想到,律師執業時不僅要進行適用性分析,還得承受當事人大量的負面情緒,因為所有的法律問題都源於衝突、仇恨與不幸,可偏偏她又是代入感很強的人,初期承辦案件只要想到當事人可憐、委屈的遭遇就會忍不住淚意,也變相帶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我每天都在面對別人的悲傷怒火、處理別人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我非常不舒服、不快樂,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過這麼痛苦的生活」。

但礙於缺少法學以外的專長,也未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在張又仁陷入實習後是否轉正職的迷惘之際,親人過世的噩耗又帶給她沉痛的打擊,在忙碌中處理完親人後事,她短暫拋卻雜念、回到崗位,每天用巨量的工作填滿生活,直到情緒平復後,才重新回頭傾聽內心的聲音。

「明明可以勝任工作內容,但內心卻有排斥的想法,我不知道自己究竟適不適合法律領域,那段時間對自己充滿質疑。」雖然心中未有答案,但為了讓自己有更多選擇,張又仁務實地選擇透過進修充實自己,不僅積極參與律師公會開設的課程,工作之餘也修習會計相關學分,希望自己的職涯能有轉機。

正當她幾乎完成80%的會計學分時,一個啟發她重新自我審視的案件找上門。

獲得正向回饋 重新思考當律師的意義

案件內容很單純,是樁親人車禍離世、家屬請求賠償的法扶案件,總共只開一兩次庭就結案,但張又仁回憶時談到,因為意外對當事人的身心影響甚鉅,狀況並不好,她花非常多時間陪伴對方,透過聊天與鼓勵的方式幫當事人解決問題,並陪他圓滿走完程序,在當事人慢慢放下情緒、安然回歸日常後,特地向張又仁表達感激之情,感謝她的不厭其煩、感謝她承受本不在工作範圍內的情緒跟發洩、感謝她陪自己走過最黑暗的時刻。

當下,張又仁突然意識到這就是這份職業的意義!在民眾面臨低谷時,律師是少數能提供協助的角色,除了解決法律問題,接住當事人的情緒也是一種莫大支持,相較於冰冷的就事論事,也許她能與當事人共情反而更能補足對方心理層面最需要的部分,在這一刻,她首次對自己的職業抱有理想與衝勁!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她很快調整心態,把這些回饋化為成就感的來源,並學習在內心建立一道安全牆,緩衝面對他人負能量時的壓力,於是她漸漸在工作中找到平衡點,也不再考慮轉職,踏實地往前邁進,而一晃眼就過了十年。

活用「換位思考」 打破法律人僵化思維

由於學術法條死板文謅謅的性質,在法學運用上容易導致僵化,尤其以剛脫離學生身分的新進律師最為嚴重,因為經驗不足所以會有過分依賴理論的情形,張又仁早早便發現這個侷限,她明白若不盡快突破,就會變成民眾口中「沒有人味的法律從業者」,而這項特質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損害當事人的利益。

她以一場遺囑官司為例,有位先生二婚,雖然新任太太法律上沒有收養他既有的小孩,但一家人感情非常好,即使老先生離世,小孩也盡心盡力奉養膝下無子的繼母,而繼母也想把遺產都留給小孩,但因年邁、病痛纏身,老人家忌諱立正式遺囑晦氣,便找了年齡相仿的律師以口語直譯的方式寫下一份「假如我有天有個意外,遺產想如何分配」的文書,但老太太離世後,法官卻以「契約以立書人說自己有『意外』才想這麼分配遺產,但實際上立書人是病死,因此不符意外的前提」為由,直接剝奪小孩權益,即便當初協助撰寫文書的老律師出面作證都無法影響判決結果,讓張又仁受到很大的衝擊,直呼這樣僵化的「條款解釋」除了與背離日常生活,還容易造成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這是她極力想避免的結果。

找對方法 將特質轉成優勢

「很多人覺得律師就是拿錢說話的族群,但那可能源於對法律的不理解,律師會為了當事人的利益奮戰,但也是最明白法律侷限和考量方向的人,身為法院和民眾的中間者,應該要設法擔任雙邊橋樑,而非加大矛盾。」

張又仁執業這幾年來充分體悟「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除了有灰色地帶之外,同一件事本就有多個面向,立場也會影響是非判斷,因此她不斷提醒自己要「換位思考」,在當事人陳述的同時,要轉換角度,改以對方角度試想出發,看見雙方在意的點與面臨的困境,這種做法不僅能釐清「案件事實」,也能幫助自己妥適分析,給出符合當事人利益的建議。

而換位思考最直接的就是「培養同理心」。自執業開始,張又仁經手過不動產、返還借款、不當得利、一般侵權、工程案及股權糾紛、傷害、侵占、詐欺、背信、證券交易、貪污、商業會計、銀行法、醫療糾紛、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廢棄物清理法等相關案件,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一般民眾生活衍生的糾紛,因為自己能夠設身處地思考的性格,也能較快釐清案件核心,可說是她的優勢,而她也確實因此幫助不少民眾。

她分享印象深刻的其中一樁,是當事人的小孩在上班時車禍離世,除了保險金,悲痛欲絕的母親認為這是職災,因此也向公司請求賠償,一審經法官考量後判賠約100多萬,對法官而言依照過往判例與綜合告訴人、被告狀況,這個金額屬「合理」範圍,但對於一個失去兒子及經濟來源的母親是何等不值,於是委任張又仁再上訴。

回想陪當事人出二審庭時,張又仁坦言自己被火爆的場面震懾,因為一開庭法官就質疑並指摘當事人是為錢上訴,斷定當事人因一己之私濫用司法資源,讓她聽得一驚一乍,但其實雙方的想法她都能理解,在了解法官立場後,她便調整方針,改與公司及其保險公司洽談,得知公司除了強制險之外還額外投保第三人責任險,便多次與保險公司溝通,最後才又幫當事人爭取到高於一審判決萬的理賠金,雖然再多的錢也換不回離世的親人,但讓原本經濟能力吃緊的當事人來說,也能給其家庭更多緩支援,面對家屬的感激,張又仁能從中感受到當事人對於「終於有人能理解自己處境」的激動與欣慰,這也在在證明她能將「感性」化為動力與助力。

轉戰家事領域 深耕喆律

張又仁與喆律的緣分在求學時代便結下,因為主持律師雷皓明正是她的大學同學,彼時雷律師剛在家事領域起步,需要夥伴的加入但面對邀約張又仁起初有些猶豫,因為所有類型領域中,當事人情緒最多最滿的就屬家事案件,若將重心集中於此,她擔心會超出負荷,但又不想錯過突破自己的大好機會,幾經思量,最後答應加入喆律。

最終證明,她的選擇是對的!

選對方向 收割一席之地

因為恪守本分,深知「即便是法律上的小事,都可能是當事人一輩子的大事」,張又仁充分將同理心發揮得淋漓盡致,她能適時引導當事人跳脫痛苦憤怒情緒或被害小劇場,甚至也願意多花時間替當事人釐清想法,從理性角度分析法律適用性,挖掘各種可能,給對方較好的建議。

「家事的法律分析其實不難,難在跟當事人釐清事實,因為大多數人談家務事容易放大別人行徑、省略自己作為,,未能完整呈現出事實全貌直接說出真相,因此律師要懂得轉換角度,試著聽出疑問,並進一步釐清,才能找出重點,持續推進案件。」

除了聽懂對方陳述,「讓對方能聽懂律師的說明」也是張又仁相當重視的環節,她提到自己曾想不透為何前後溝通多次,仍有當事人在狀況外,直到有次睛眼不適就醫,在醫師耐心講解下聽完診療意見講解,當下認為自己確實了解,但一回事務所跟同事聊天時,卻無法完整向同事說明醫生講解的內容,這才深刻意識到術業有專攻,我們認為常見的用語,對於專業領域外的人來說,是陌生又有距離的語言。

「律師整天浸淫法條之中,但對民眾來說是陌生領域,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熟悉而感到不耐,必須更有耐心地解釋給當事人聽。」

張又仁明白,家事案處理得好與否,影響的是整個家庭的未來,尤其年幼孩子的身心發展!她不只一次看過孩子在父母針鋒相對中手足無措或藉機索要好處,也聽聞過孩子在父母爭奪親權的溺愛下性格轉變,她無法直接拯救這些無辜的孩子,但盼能協助其父母放下仇恨,陪著當事人釐清事實、好好解決法律上的糾紛,還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平靜且快樂的生活。

父母吵架

從一開始「只覺得對家事案件的接受度好像比自己想的高一點」到現在的熟練、專業,張又仁在該領域站穩腳步,跟著喆律蛻變成長,面對關卡也是過五關斬六將,收穫不少經驗。

信任上級、提攜下屬

被問及是否規劃職涯新突破,張又仁表示非常信任雷律師,她笑談自己從小職員變資深,再進階到管理職,這都超乎自己預期,甚至是不曾設想過的。隨著組織越來越大,自己做事的方式與帶領風格也不斷調整,張又仁像顆滾石,在不同角色及崗位上學習,打磨出沉穩的自己,也帶著下屬同仁飛躍成長,而雷律師始終默默支持,讓她依照自己的方式發揮專長,也會適時給予新的機會、推她一把。

「老闆永遠比我更早想到下一步,雷律師樂於嘗試、勇於開創,也願意跟大家溝通,我不用擔心職涯會停滯,跟著喆律前進,就能持續突破!」

至於個人期許,張又仁勉勵自己持續維持專業與熱情。因為晉升管理後,工作性質改變,以前是自己一條龍完成專案,現在則是從旁輔助、幫助同仁進步,她坦言「自己很熟練」是一回事,「把經驗化繁為簡傳授給別人」是另一回事,而主管有責任要肩負,於是更專注在培育這條路,她會如實表揚優點、提出改進之處、隨時注意同仁學習狀態;同時精簡程序,避免自己重複內耗;她也打破業界「小律師乖乖聽令做事」的陋習,鼓勵同仁提出意見與疑問,活絡小組討論氛圍、增加互動與經驗累積。

隨著執業年資增長,張又仁期許自己莫忘初衷、多多進修,在第一時間了解修法、立法結果或新領域衍生的相關法案,再內化成知識應用在自己與同仁的案件建議上,確保大家都能跟上時代、維持思緒靈活,繼續保有熱情理念。

畢竟,法律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群眾!

免費法律諮詢

最值得擁有的專業法律團隊!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立即進行免費諮詢,讓喆律為您取得最佳利益!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

最新文章

免費
諮詢

logo

聯絡我們

02-2760-6180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三信大樓)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