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肖之徒假冒本所名義詐騙,詳情請見本所聲明
雷皓明律師的粉絲專頁,每週撰寫時事法律分析文章,提供實用的法律小知識,致力讓法律更普及於民眾。
在虛擬遊戲中被侵犯,也構成性騷擾嗎?
前陣子英國有一位未滿16歲的女童用VR設備玩遊戲時,被遊戲中的其他玩家利用遊戲的角色對女童的角色做出猥褻、性騷的行為,英國警方受到女童的報案後,對這起「虛擬侵犯」事件展開調查。在虛擬世界越來越真實,遊戲越來越逼真的現在,越來越多這種「虛擬侵犯」的情形發生。
當好玩變侵權:偷剪頭髮事件的法律探討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的可以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最近小編看到幾個「在公共場合趁人不備剪頭髮」的新聞,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趁人不注意偷剪別人的頭髮,但小編還是職業病的開始想這樣子在刑法上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五億高中生案件:判斷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的關鍵要素
五億高中生墜樓之謎到現在仍然尚未被解開,陸陸續續仍然還有新聞出來,法院也將在六月底處理婚姻有沒有效的問題。目前檢察官就與高中生結婚的夏男殺人罪部分不起訴,不過以「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起訴夏男。
情侶隱私受侵害:男大學生錄音事件的教訓與反思
日前,屏東一名男大學半夜到宿舍走廊裝水時,聽到鄰居房間傳來情侶「愛愛」的聲音,於是打開手機的錄影,悄悄的站在鄰居房門50公分處,錄下情侶纏綿悱撤的聲音,之後更將影片上傳到社群平台,發文把當下聽到聲音的過程寫了出來,情侶在社群網站看到貼文後,生氣的報警處理,後來男大學受到檢察官起訴,法官審理後依「無故竊錄他人非公開活動罪」和「散布竊錄他人非公開活動內容罪」判處50天拘役和3個月有期徒刑,但緩刑2年。
小心!ATM意外之財背後的法律陷阱
前陣子,新竹一名女子要到ATM領錢時,發現ATM的出鈔口,自己吐出了1萬,高興之餘,就把這1萬元當意外之財收入口袋,後來郵局點鈔發現少了錢,報警後才發現是被女子拿走。後來女子被起訴,最後除了要歸還1萬塊外,還被判處1萬2千元。
揭開消保法第51條的秘密:懲罰性賠償金,消費者的利益守護者!
日前有一名女子在百貨公司購物時,在走道上被電線絆倒,跌倒後除了受傷以外,身上的東西也有毀損。事情發生後,女子對百貨公司提告,請求財產損害和慰撫金的賠償,不過女子除了以常見的侵權行為損賠請求以外,比較特別的是提出了所謂的「懲罰性賠償金」請求,那這是什麼呢?
判決主文中的『如易科罰金』:解讀法律的細節
法院判決主文上常常出現以下的文字(或類似文字):「⋯⋯處有期徒刑OO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OO元折算壹日。」判決主文寫的「如易科罰金」,一定可以易科罰金嗎?如果沒有寫,一定不可以易科罰金嗎?這個的問題也是前陣子「松山之亂」(2021年四海幫闖入警局大砸會)被拒絕不得易科罰金所面對的問題。
...